“共享稻田”里结出“共富米”
近日,沉甸甸白灿灿的大米送到了电科东信员工手上。这不是普通的大米,是电科东信与缙云县石笕乡的“结对米”,是来自“共享稻田”的“共富米”。
“共享稻田”是由电科东信与结对帮扶单位石笕乡联合推出的特色消薄项目。在充分整合现有农田资源的基础上,着力破解偏远山区土地资源闲置严重、利用率低下、产业发展突破难等瓶颈问题,通过卖生态、卖品质、卖文化,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。
2021年5月,莲花村火烧坑推出首期39亩“共享稻田”,以3999元/亩的价格被城里的“田主”全部认领。今年,石笕乡又新整治出三坑村西坑自然村27亩抛荒地,并从庆元百山祖引进“月光田螺”,打造“稻螺共生”试验区,66亩“共享稻田”一经推介,便被认领一空。
“田主”们不仅可在日常参与农事活动,还能在丰收之时,现场体验割稻子、打稻谷、捉田鱼、摸田螺等传统农耕活动的乐趣。其中,电科东信本部直属党支部联合三坑村第一党支部,还将党员教育活动办到了“共享稻田”里,一堂别样生动的“双向党课”在这里开讲。农村党员们手把手向东信党员传授收割、打稻等技巧;东信党员们向农村党员介绍、讲解公司开发的信息化技术,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,不仅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,也增强了党课的感染力。
“到这里上党课,不仅加强了我们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,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年乡村振兴的发展巨变。”东信党员们纷纷感慨,“共享稻田”里的生动党课,不仅让党课“入脑”“入心”,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美丽乡村的蝶变。
“共享稻田”的发展模式也解锁了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密码”。据统计,第二期“共享稻田”收获了“共富米”3万多斤,为70余名村民带来收入超16万元,强村公司增收超30万元。
如今,电科东信不断助力石笕乡持续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,依托强村公司,办起了茶油厂、开垦了共享田、建起了小民宿,不断丰富生态转化载体,讲好绿色共富故事,让村民们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。